本文作者:访客

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

访客 2024-12-03 15:01:42 82170
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摘要: 2023年,潘维廉在新疆。 采访对象供图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更早来中国。尽管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
2023年,潘维廉在新疆。 采访对象供图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更早来中国。尽管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变化,但也很难相信中国的变化如此迅速和全面。今年是厦门大学美国教授潘维廉举家到厦门定居的第36年,加上70年代在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工作两年,潘维廉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中国度过。 潘维廉还记得刚到厦门的时候,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交通状况也很差。他想给家里买一辆三轮车代步,却被告知外国人不能买商用车。这是我给家人买的!你以为我大老远来中国是为了骑三轮车赚钱吗?潘维廉向店家说道,但对方却回应:不知道。听说美国经济不景气。前后折腾了一个月,经过厦门大学领导签字、盖章,对三轮车的用途做了保证,潘维廉才拿到了自己的车。不过,当他把车骑出店铺仅仅200米,就被人问到去中山公园多少钱。 1988年,潘维廉在厦门和家人乘坐自己买的三轮车。 采访对象供图潘维廉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那个时候他就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毕竟,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当中国人设定一个目标时,便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它。但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在当时的潘维廉眼中,中国的改变需要四五十年才会实现,他从未想过自己中国的生活质量会改善到今天的程度。 事实上,中国不仅赶上来了,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超越,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方面。中国的生活如此现代化和便捷,以至于我每次出国,都感觉回到了20年前,因为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潘维廉感慨。 在厦门,潘维廉创造了很多个第一。1992年,他成为福建第一个拿到中国永久居住权的美国人;1993年,他获得中国外专局国家友谊奖;2001年,他成为福建省荣誉公民;2020年,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很多外国政府官员问潘维廉:为什么中国能有如此长远而复杂的发展规划?他的回答是,因为中国官员受到认可的方式是证明自己能够响应人民的需求。潘维廉说,早在18世纪,英国人就发现中国在治理艺术方面比所有国家都更胜一筹,而今天西方人也意识到,中国经济直到19世纪初都比欧洲经济更加开放和市场化。 潘维廉说,今天中国已经再次强大起来,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中国的知识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还改善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无数人的生活。现在在非洲的偏远角落,中国人仍在帮助当地进行建设。 作为定居中国的美国人,潘维廉一直致力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西方介绍真实、客观的中国。最近,他出任了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等主办的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形象大使,帮助西方人读懂中国。 1994年,潘维廉和儿子们在自己的房车里。 采访对象供图如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众更好地读懂中国?谈到这个话题,老潘又来了精神,讲起30多年前的另一个故事。刚到厦门,我就觉得中国人一点也不像西方媒体描绘的那样受压迫和压抑。我马上给家人和朋友写信,告诉他们真相。但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还是不满意,他们认为中国沿海地区虽然发展了,但内陆还没有发展。潘维廉说,由于自己和与他争论的其他老外都没去过中国内陆,他决定去一探究竟。 1993年,潘维廉又买车了,这次是一辆15座的高顶面包车,他在里面装上床和桌子,改造成房车,然后在华南地区跑了1万多公里。第二年夏天,他又花了3个月绕着整个中国走了4万公里,包括内蒙古、大西北和西藏。通过深入的旅行,潘维廉发现,虽然中国有很多地方仍然很穷,但即使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态度也很积极,对政府有信心,对简单但务实的要想富,先修路有信心。 2019年的夏天,潘维廉再次驾车环游中国。这一次,不仅是他,与他同行的每个人都对中国各个角落的巨变感到惊讶。1994年他驾车4万公里用了3个月,但2019年他沿着同样路线行驶2万公里,只用了32天。1994年,内蒙古似乎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泥土的颜色,但2019年,很多地方都变绿了。一位当地妇女告诉潘维廉,因为通了路,她可以制作传统的内蒙古奶酪,赚的钱足以支付女儿在厦门大学的学费,连她自己也读了研究生。 2019年,潘维廉在云南。 采访对象供图我在中国各地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我写了两本关于2019年那次旅行的书,其中包括对近40人的采访。潘维廉说,当他问到为什么生活变化这么大时,很多人说政策好;当他问为什么政策这么好,很多人说政府了解我们的需要,关心我们。 潘维廉透露,这两年他又写了两本书,还没有出版。其中一本讲述了20位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另一本是关于福建的。2023年厦门,他和厦门大学师生一起访问了新疆,他还准备写一本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书,帮助外国人和中国人了解中国政府怎样关爱少数民族。西方批评中国所做的一切,但谈到少数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做得更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

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

阅读
分享